近日,第二届“青未了”杯廉洁文化作品创作大赛获奖名单揭晓。该赛事由中国纪检监察杂志社、山东省纪委监委、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济南市纪委监委主办,共收到全国30个省(区、市)报送的各类作品39384部,最终,338部作品脱颖而出,淄博市26部作品斩获奖项。
市纪委监委、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创作,市文化馆、市演艺中心、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联合创排的廉洁主题五音戏《江北青箱》获评“全省十大优秀廉洁剧目”。该剧选取一代廉吏王渔洋就学、科举、做官、致仕等生平经历,从顺境守廉、逆境守洁、家族传承等多角度,讲述“母教立廉、妻贤助廉、父训传廉”的家风故事,立体展现王氏家族“清、慎、勤”的家风传承铸就“江北青箱”三百年清誉。
市纪委监委、国网淄博供电公司、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制作的微电影《清风入戏》荣获“光影映廉”二等奖。影片采用“戏中戏”多线叙事结构,讲述项目办副主任赵明德自感提拔无望、心灰意冷,在好友所谓“友情帮助”下,游走在贪腐边缘。自小喜爱戏曲的他,在业余时间参演清廉主题大戏的过程中,通过戏中角色扮演和真实生活的对比,找到了人生十字路口的正确方向。
市作协组织创作的散文《见贤思齐之六章》荣获“文学述廉”二等奖。文章以“廉洁有始”“廉洁有痴”“廉洁有铭”“廉洁之书”“廉洁之衡”“廉洁之继”六章为题,全面展现了齐国故地古今廉洁思想的起源、变迁及走向,深度挖掘了廉洁故事与人物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并呈现了作者对廉洁思想的独立思考与见解。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检验检测计量总院联合创作的微视频《指南针》获得“光影映廉”三等奖。影片以“心中的指南针”为核心意象,生动刻画了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在法律准绳、人情关系和职业伦理间的徘徊与抉择,深刻诠释了“民心所向即我心所指”的价值理念,展现了市场监管人坚守初心、捍卫公正的清廉底色。
市教育局选送的市特殊教育中心文创作品《清风赋》获得“美术创廉”三等奖。作品以“正气—名宦—清廉”为脉络,凝炼杨震却金、包公掷砚、羊续悬鱼、海瑞抬棺四个中国古代清廉典故,并原创《清风赋》一首,采用青花陶瓷彩绘工艺,制作一套五个瓷盘,旨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廉洁理念更广泛地播撒到干部群众心中。
市委宣传部、博山区纪委监委选送的博山区石榴王琉璃工作室作品《中国兰》获得“美术创廉”三等奖。该作品以灯工技艺、琉璃之质将兰叶的纤长舒展、花瓣纹理勾勒得精准入微,表现兰花高洁、典雅、淡泊之神韵和品性,恰如清廉为官、为人之追求——不媚俗世、守正自持,于喧嚣中守淡泊,于纷扰里保高洁。
市作协组织创作的小说《实习小组》获得“文学述廉”三等奖、“青荷风采创意奖”。文章讲述了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背景的年轻干部因工作原因临时组成工作组,在完成各项任务过程中,面对利益诱惑、人情世故时,年轻干部所经历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权力、利益和纪律底线的思考。
高青县纪委监委、黑里寨镇选送的小说《“清”定安澜》获得“文学述廉”三等奖。小说讲述了清河镇镇长周清以“一身正气敢碰硬,两袖清风不染尘”对联自警,带领干部群众扭转“人情社会”惯性、迎来“清流涤浊”新生的故事,展现了新时代党员干部在利益诱惑面前坚守初心、清正为民的担当形象。
此外,我市报送的《号脉》等10部作品获优秀奖,《“钱”途》等8部作品获入围奖,市纪委监委被大赛组委会授予“组织奖”。